青春是个感伤又幸福的词语,是每个人都有的年华,却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拥有的肆意飞扬。赵薇的一部迟到三年的毕业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掀起了一阵怀念青春风,房产也随之兴起了一场青春置业梦!
房子现在有多重要,都不用一条条细说了。什么丈母娘的要求,娶媳妇的必备条件,电视也在演,现实也在上映!真要普通家庭的一个毕业生几年之内就买上房子,说实话也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然也不乏真有能力的,毕业几年淘金能力特别强,不说七八千一平米,100多平米的房子能付个全款,但也按揭不了几年。但大部分还是靠着父母来实现自己的买房梦的,也就是所谓的房奴:70、80、90各个阶段都有庞大的此类人群,不知道你是属于哪一类?
70后: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有人总结说,大多数的70后对于房子这件事都带着一种“胜利大逃亡”的心态。上世纪90年代,福利分房逐步取消,商品房开始走向市场,部分敏锐的70后便早早抓住了这一机会,几万块钱便能买下一套不小的房子,到二十一世纪初,房价开始探头,已经工作了多年的他们已经有能力换到新式住宅。已经是作为改善性住房一类了。
80后:父母是支持房子的强大后台 父母+自己
80后到现在来说就23-33!积蓄有,但是买房子来说就是杯水车薪。怎么办?只能向父母伸手外加贷款。而且大部分都打算结婚且即将走上已经结婚正在还房贷的过程。房子就是一个硬伤,结了婚不能没地方住吧?所以就买房,然后慢慢还房贷但是这样的话,婚后的生活压力会更大。可是如果现在不买,等到婚后再来购买,又怕到时候的价格更伤不起了。实实在在的刚需一族。
90后:从父母手中接过“按揭棒”
90后考虑的就相对的没有那么久远,还处在买漂亮衣服,好吃好喝的日子里,不会整天担心房价会不会持续上涨,到时候没地方住。但是父母就相对的考虑较多,现在房价还可以接受,先买一套,慢慢按揭,养着房子!有的也就被迫背上了房奴的称号。不过大部分还是没有这个打算的。有调查问卷反馈,有接近一半的90后现在没有购房打算,对于已经有了房子的同龄人,还有一半人表示出了“哥很淡定”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