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冷清了许多,但市场并不会就此凋零,因为尽管房子被限购了,投机投资性需求被挤压了,但是真实的需求仍然还有,随着调控的持续深入,市场将越来越规范,实力雄厚的房企一定能够脱颖而出。
2011年的楼市新政显然比以往任何时候的调控更为严厉、更加精准,效果更加明显。这次楼市新政对于抑制投资、投机性房产需求应该说是正中要害,尽管许多人对其最终效果还存有争议,但是楼市随之降温,量价齐跌,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楼市新政让2012年的楼市充满了不确定性,面对这一新形势,房企应如何应对呢?
开发商没有因为市场低迷而一蹶不振,反而有部分优质企业一路高歌猛进,再创佳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被视为房地产“带头大哥”的万科是如何应对楼市新政的。 万科认为,行业竞争的核心是专业能力竞争,房企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关注客户需求、提升产品服务品质和提升经营效率上。因此,面对新形势,万科进一步强调客户理念,要求各一线公司围绕市场和客户展开工作,切实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准,最大化客户价值。早在2010年5月份,武汉万科就推出了“一生一次唯选万科”活动——“唯选置业计划”,正是这一指导思想的产物,非常值得业内人士学习研究。
同时,万科加强了“精益管理”的探索,持续优化管理流程,优化成本配置,细化装修房设计和深化集中采购,以最大程度地挖掘效益潜力。 有评论者认为,以万科为代表的管理成熟型房企不仅受新政的影响最小,甚至成为了新政最大的赢家:2011年全年万科实现销售面积1075.3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121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8%和12.4%。这是继2010年销售额突破千亿之后,万科业绩再创新高。
当然,万科的做法并不是每一个开发商都能学得来的,尤其是其骄人的业绩更是可望不可及。 开发商如何解决资金链趋紧的事实
种种迹象表明,楼市新政让开发商面临资金链紧绷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楼市持续变冷已成事实的2012年,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已成为全国开发商的头等大事。 通常情况下,有三个途径可解决这一问题,那就是引进外部资金、增加销售收入和减少成本开支。
由于新政要求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加上原有的“国十条”严控信贷政策,使引进外部资金难度相当大。当前市场环境下,市场观望氛围浓厚,炒房的投机、投资客陆续退出,要增加销售收入,需要动一番脑筋;而减少成本开支,在通胀的大背景下,从材料到动力到人工,一切都在涨价中,降低成本想法虽好,可是实现起来也很有难度。 因此,对于大多数的开发商来说,唯有通过做好房地产项目营销来增加销售收入,才是解决资金压力的最佳途径,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或许能够顺利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