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拟出让9幅地块,已正式启动规划招商,向社会征集开发方案。昨日,厦门市规划局表示,有意向开发的企业,只有先提出初步开发方案,才有资格拿地。
目前,每宗拟出让地块的基本概况及规划初步控制要求都已详细列出。这9幅地块中,仅一幅是商住用地,其他均为商业、服务业用地。 出让:9幅地块,5幅在岛内 本批次的9幅地块,总面积为484510.438平方米,分为A、B两类。其中,A类项目的特点是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成熟,各开发企业只要满足规划核心、日照、安全及交通建设等要求,即可根据自身发展诉求提出开发方案。这类地块共有6幅,分别是思明区3幅、湖里区1幅、海沧区2幅, B类项目中思明区1幅、集美区2幅。相比A类,规划部门对B类项目的开发容量限定、高度控制,甚至是机动车出入口、开放空间等都作出一定要求。 这9大项目中,面积最大的属集美区滨海西大道西侧4~8、10~13号地块,地块面积136813.333平方米;面积最小的是海沧区海沧大道西侧、内湖东侧地块(内湖34#地块),地块面积16964.433平方米。 从用地性质看,有8幅地块被规划建设为商业服务业设施、酒店等,仅有1幅地块为商住用地,即面积最大的集美区滨海西大道西侧4~8、10~13号地块。可见,商服用地建筑规模远远超过居住用地的建筑规模。 探究:为何采取这种出让方式? 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政府对住宅用地的供应十分有限,大部分住宅用地位于岛外,岛内住宅用地十分稀少;另一方面,思明和湖里区住宅发展逐渐饱和,商业服务业地块的发展却处于上升期。而且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相比住宅用地,商业用地无疑能带来更具意义的影响,比如提升城市形象、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及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 相比把土地直接公开拍卖,对于这些公开招商的地块,意向开发企业须先提出初步开发设想或项目策划,提交规划局研究。其实,自2011年以来,厦门就不定期向社会发布拟出让地块的现状及规划信息。但在今年,这9幅土地算是第一批。 规划局表示,以规划招商的方式来出让土地,可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合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若意向开发企业的设计方案被采纳,他们将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设定招拍挂条件,最终企业还是要在土地市场上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