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金冠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昊分析认为:“很多消费者在吃亏上当了以后,就会逐渐的学会冷静的来看待买房这件事。比如,你计划去买一个80平米的房子,那就不要去希望买到一个4房,如果哪个开发商做一个80平米的4房出来,那我就会多留意看一看,看是不是真的做了这么多房,还是制造了一个噱头而已。”
面积小也会激发一部分购房者在装修上挖空心思拓展空间。
李先生前年买了一套50平的住宅,一室一厅。虽然是自己住是很舒适,但他总觉得空间小,就把阳台给封起来,把阳台和客厅之间的一堵墙给打通了。这样看起来空间是宽了很多,但是随意改动户型设计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一到下雨天客厅就开始漏雨,原本舒适的空间变得难以入住。这种一味的追求“大”也是不少购房者的观念误区,这样的置业观也该升级到小时代2.0版本了。
面对刚需小户型,开发商挖空心思极力迎合,户型设计面面俱到,精装修还要追求个性化,总价还不能太高,营销思路的推陈出新,开发商也很忙。
谢馨瑶表示:“面积小但不代表生活配套不完善,小户型布局更紧凑,功能也齐全,将每一个空间都充分的利用了起来也很舒适。”
随着小户型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人们对“小”的认识也不再局限于“蜗居”,小而精逐渐成为一种置业潮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户型空间设计更合理,布局紧凑,功能完善让刚需群体欲罢不能。
现在市场上的精装小户型,包括万科学府、万科金域国际、中海学府路8号、保利·六合、银海尚域、七彩俊园、金尚俊园等等,如此多精装小户型供你选择,你还愁什么呢?
三房四房不应是销售噱头
最终指向性是使用功能
云南金冠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昊就举了个例子:“昆明曾经出现过50、60平米做三房甚至四房的这种事,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个任务,但是开发商就是为了销售而去做了这样的产品。结果这个3房出来呢,没有一间房是用得成的,就会造成一些产品的不合理或者滞销。”
高昊表示:“开发商在开发产品的时候,最终指向是购房者,特别是小户型,最终指向性是功能性,而不应该是销售的噱头。”
当然,开发商也有无奈的时候。每个开发商都会想自己的房子会好卖,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是最好卖的,大家也都还是想做得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但往往很多时候会有很无奈的事情出现。
“就比如说地价过高啊,因为规划卡得太严但是我又必须要做这么多房子出来啊,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开发商也很头疼。我相信各个开发商还是尽力去避免,但是一旦出现这种东西呢,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开发商,高昊也表示很无奈。
高昊举例说:“比如一个楼层,少一点7、8户,多一点9户,那么要住这么多家人 ,每一套都会很小,那么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就会出现没有采光和通风的卫生间,特别是有些小户型还设了双卫的,那么有一个卫生间就没有自然采光和通风的。这些就会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我们传统理念上不能接受的产品。”
蔡勇军认为:“产品开发前期主要根据土地属性,市场空白点和客户需求三个方面设计产品,但刚需客户低总价是最主要因素”。
低总价意味着开发成本要低。对于产品成本分析,蔡勇军介绍:蓝光COCO蜜城房价11000元/平米,其中土地成本占30%,建安成本50%,营销成本5%,还有其他的成本占到15%。
不管是小户型还是大户型,建安成本都是最为重要的,但实际上对大小户型的成本影响不大。谢馨瑶表示:“产品设计都是根据市场需求来的,80平米和160平米的相比其实建安成本是一样的,不存在成本差异,只是在总价上有差别。”
既然成本一样,刚需在选择的时候就自然会偏向总价较低的小户型,以价格为导向并没有错误,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