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21日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虽然房产税今年扩大试点城市的可能性较大,但短期内不会推广至全国实施。
全面扩大准备不足
2010年5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中首次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今年8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双双建议扩大房产税试点。业界对于房产税扩大试点范围几成共识。
乔虹表示,鉴于政府明确表态,今年年内不推进房产税扩大试点反而“让人吃惊”,最有可能在一二线及三四线城市中各选取几个作为试点。但是短期内,该项改革不会扩大至全国,因为无论是人力、法律、考核机制等目前均准备不足,因此不会盲目推进。
至于房价走势,她认为虽然近期货币政策的收紧会暂时抑制房价涨势,但短期内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仍较大。
改革措施需“加减乘除”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对于中国下一步改革要采取的措施,乔虹认为可分为“加减乘除”四个部分,包括完善公共服务(加),减少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减),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乘),以及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开放(除)。
不过她同时表示,由于各项改革有难有易,预计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最有可能提出的改革措施有理清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关系,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外包,以及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等。而养老、医保、国企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出台实质性改革措施的可能性不大。
和讯网
在楼市“屡调屡涨”的尴尬下,房产税扩围,会不会是力挽狂澜的一招?
近期各方关注楼市调控长效机制,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房产税试点扩围人们期盼,房产税一旦扩围,就可以有效遏制住楼市的投资投机型购房需求,从根本上稳住楼市,甚至让房价下降。
真的能众望所归吗?
房产税的试点和扩围,是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为核心的房地产税收制度。这是一项长期制度,目的在于提高房地产市场运行效率与稳定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依住房价值在持有环节征收“房产税”或“物业税”的改革,是这项长期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目标并不是直接针对房价。目前各界过于看重其市场调控或影响房价的效果,将其视为住房市场调控的短期政策工具,并不全面。
从上海、重庆的房产税试点来看,确实会提高部分房产投资者或投机者的持有成本,但实际上在短期内尚未根除房产投机现象,更没有促使房价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因此,要指望房产税扩围后,短期内房价就能出现大跌,目前看并不现实。
尽管如此,房产税仍将是楼市调控长效机制中最有力的手段。从中长期看,房产税扩围对增加持有环节成本,缓解市场供求矛盾,调节供应结构,都能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整个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应当加快推进试点步伐。
要发挥好房产税在长效调控中的作用,关键是如何扩大试点。我们认为,未来房产税试点扩围,应以小范围的示范性试验为特点。在重点的一二线城市陆续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各个房价上涨过快、供需矛盾突出的省会城市也应该率先纳入试点范围。
就技术环节看,房产税试点扩围还需要依赖于房产信息公开以及全国住房信息联网。
同时,在提高持有环节税的同时,要同时降低交易环节过高的税费,以免给购房者造成较大的购房压力。
从更大的格局来看,要从根本上推动市场健康发展,房产税只是其中一环。要让房产税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需要其他改革措施的配套。比如财税体制改革、土地政策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等,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促进市场供求关系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