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多家房产公司遭遇“房闹”“半拉子”工程扎堆
  • 资讯类型:楼市要闻  /  发布时间:2014-12-12  /  浏览:743 次  /  

    

  

 

  43岁的申先生从子洲来榆林已经整整6年了,从去年开始他一直打算在榆林城区购买一套房,但今年他的计划却一再推迟。“看房子不下10次,但还是一直在犹豫,周围的很多朋友亲戚都说房价还会降,我也一直觉得再等等。”申先生说,他身边的很多人都有购买需求,但鉴于目前市场的低迷情况,大家都在观望。

  12月10日,榆林市统计局发布的1-10月榆林市房地产投资销售低速运行分析材料(以下简称“材料”)显示,1月-10月榆林市房地产完成投资67.49亿元,同比下降9.0%。1月-10月,商品房库存量增加,待售面积达32.11万平方米。

  项目现状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只可惜无人居住

  如今走在榆林的大街小巷,给人直观的感受就是,今年要安静得多,大多工地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的状态。“以前工地晚上不停歇,吵吵嚷嚷的,一片繁忙的景象。如今大多数房地产开发项目基本没怎么开工,就连建好的房子也无人问津。”从事多年房地产销售行业的何先生说。

  昨日,华商报记者走访了高新区多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发现大量房地产项目赤裸着钢筋水泥,有些项目虽已经封顶,但也是空落落的窗户,黑漆漆一片。“2003年,我进城居住时,只有老城区,高楼大厦非常稀少。”在榆林城区居住了11年的张先生说,现如今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只可惜却无人居住,到了晚上看得更加分明,不少楼房全是一片黑暗。

  据了解,目前榆林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形成“一城五区”的新格局,包括大力改造提升的老城区、高端打造的高新区、重点发展的西南新区、适度拓展的东沙新区,以及加快推进的空港生态区和芹河新区。这些“半拉子”工程,在“一城五区”扎堆出现。

  问题分析

  经济下行致房价下跌 开发商资金压力加大

  材料显示,今年榆林市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全市房地产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逐月回落,新开工面积同比大量减少,受其他产业的影响,房地产需求下降,销售减少;银行停止发放开发贷款,按揭贷款发放也非常谨慎,导致许多房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房地产公司不敢再进行大规模投资,也没有能力进行投资。

  受经济下行趋势影响,房价整体呈下滑趋势。由于市场整体房价下跌,很多已经签订合同的业主,要求降价、退房、退款,围堵房地产企业办公场所,大量群体事件给房地产公司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工程无法继续进行,进而导致房地产公司无法正常交房,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与此同时,资金压力加大,销售市场低迷,消费者支付能力及对投资前景悲观,一方面销售量锐减,另一方面已成交商品房客户现付或者办理按揭态度消极,导致投资回收期延长,资金回笼速度极慢,资金周转时间较长。

  各方看法

  开发商:以往投资房产者多为“伪富人”

  榆林市泰发祥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李亮,从2011年房地产市场黄金期到如今市场走向低迷的情况,他有着深刻的感受。

  “我开始接触房地产行业时,正是房地产市场黄金期,当时售楼部8点30分开门,但有人从凌晨3点开始就排队购房,有时还买不到房子。”蒋李亮说,那时候只要有房子,就会有人抢购,有时候直到签购房合同,客户才知道自己具体的楼层和户型。

  蒋李亮告诉华商报记者,2012年煤炭行业出现不景气后,房地产市场就开始出现低迷的势头。

  “在榆林城区炒房的多为‘伪富人’,靠煤炭行业获取利润,然后投资在房地产上,据统计,投资房产的占到了80%左右,而只有极少一部分人才供自己居住。”蒋李亮说,其次就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房闹”现象非常严重,有40多家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购房者发生群体事件,让开发商无暇顾及项目上的事情,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走向低迷的步伐。

  房产销售人员:房地产低迷是诚信危机的缩影

  驼峰南路一家房地产销售公司的总经理赵艳妮告诉华商报记者,她是从2004年开始做房地产销售的,当时榆林房地产处于起步阶段,房价每平方米在3000元左右,从2009年开始“病态式”地涨价,到2012年达到最高,尤其是高新区的房价,每平方米基本在8000元到10000元左右,最高达到12000元。

  “房地产发展最好的时候,主要以投资为主,很多人把房子当成一种赚钱的‘工具’,很多人甚至开始贷款来进行投资,而那个阶段无论是开发商与消费者,还是开发商与银行,大家之间都非常信任。”赵艳妮表示,从去年开始,榆林经济发展开始放缓,很多人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这个时候开始大家之间又都相互不信任了。

  在赵艳妮看来,榆林人前几年非常热衷的房地产投资,其实是一种不正常也不理性的投资,因为很多人对市场没有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估与把握。换句话来说,榆林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诚信危机,只是榆林整个社会诚信危机的一个缩影。

  破解之道

  专家: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减少干预

  “从市场规律角度来看,榆林房地产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比如政府提出的新区建设、老城区棚户区改造,足以满足榆林目前市场上的需求。”榆林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高谋洲分析认为,目前榆林已经建成商品房共有20多万套,而榆林城区只有70多万人,这样算下来3个人就拥有一套房子,这其中还有很多流动人口和租房者,真正买房居住的很少,大多数购房者的目的是投资。而从市场角度来说,从2012年开始,榆林煤炭行业出现下滑,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说民间借贷等问题,导致大量投资者收入缩水,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泡沫经济显现。

  如何破解房地产低迷之势,高谋洲认为,政府应妥善解决各种矛盾纠纷,购房者走司法途径正当维权。“在政府方面来说,还是主要以市场调节为主,减少政府职能干预。”高谋洲说,从开发商自身来说,要认清目前的形势,理性对待,放缓房地产项目投资,以最小的损失尽快出售,积压时间越长,成本就越高,损失就越多。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微山房产网 www.wsfc8.com 版权所有 ,微山新房二手房租房装修信息网站 转载本站信息注明出处
微山房产网客服中心 ,非中介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奎文路宇昊大厦316
网站客服QQ:2977819368 微山房产群:334373741 楼盘交流群:696076525
浙ICP备13023982号-108 公安备案号:37088202000199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