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运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此期间,腾讯公司根据每天100亿次的位置定位请求,制作出一份名为“全国出行热度图”的资料,这将国人在春节期间的出行情况进行了一次直观展示。而在笔者看来,这个春运大数据热点图,对今后房地产的走势也很有参考价值。
五大迁出、迁入城市是谁地图显示,2015年春节期间,中国五大迁入城市排行为:茂名、周口、梅州、玉林、湛江;而五大迁出城市排行为:深圳、北京、上海、广州、东莞。全国范围内排行前五的出行热门路线是:上海到北京、深圳到重庆、北京到成都、北京到上海、广州到重庆。
从中不难理解,五大迁出城市,正是中国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 迁入城市,则是人口流出较多的城市。迄今为止,尽管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向全球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风起云涌、难以遏制,但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中国中西部特大城市,依旧是中西部人口向东部地区净流入的枢纽。
“城市定位”影响购房者买房积极性决定房价最重要的依据是市场,说白了就是供求情况。这样就不难理解,房价涨跌的奥秘,是人口净流入或净流出;而人口流入流出的奥秘,则在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前景以及由此决定的收入水平。简单点说,对于务工人员来说,哪里的工资给的高,哪里的发展最有前途,就往哪里流动。产业对房价的影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收入。产业越高端、多元,房价上涨空间越大。相反,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转型难的瓶颈,人口导入水平低,房地产市场增长空间越有限,房价上涨的后劲不足,房地产需求量就由本市居民支撑。
以深圳为例,常住人口在2000至2013年间增长了362万,目前深圳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7成多,这是深圳房地产市场增长空间大的最主要原因。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年轻化,深圳市场的需求保持旺盛,加之土地资源的稀缺,房价仍将保持上涨。与深圳类似的还有北京、上海、杭州等服务业驱动型城市。这类城市往往依托于金融、文化创意、物流、软件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高端产业链而稳步发展,吸纳大量人口流入,房地产市场需求强劲。相反,那些往往依托于自然资源的重工业驱动型城市,如大庆、唐山、鞍山、大同等,在经历过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短暂繁荣之后,面临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转型难的瓶颈,人口导入水平低,房地产市场增长空间有限,房价上涨的后劲明显不足。
还有一类城市,即新兴工业驱动城市,比如苏州、无锡、佛山、东莞等,这些城市多受中心城市产业链辐射、依托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吸纳大量劳动力人口流入,人们多从事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且呈现年轻化特征。催生的房地产市场需求空间大,人们支付水平高,房价上涨空间较大。
大都市人口红利衰退渐现制约房价上涨目前还有一个重要的趋势不可忽视,就是随着中国人口红利迅速衰减,全球化的产业转移趋势明显,美国制造业复兴,中国大量制造业向东南亚等人力成本较低的区域转移,将严重影响中国上述城市的发展。这类城市如果不能在产业升级的大潮中迅速把握机遇,其城市发展的命运将如同前述重工业驱动型城市,走向衰败。事实上,这种现象正在发生。东部地区大量新兴工业驱动城市的人口流入正在减少。2006至2010年,广东的常住人口每年净增数都在200万以上,但2011年以来,每年新增不足100万,2013年更是低至50万。不只是广东,自2011年起,原来流动人口流入较快的东部省市,常住人口增速都出现了断崖式下滑。除了天津以外,京沪粤浙苏五个经济强省(市)常住人口近三年的增速都不及2009年各自数据一半,浙江近几年的平均增速甚至只有2009年的四分之一。
新兴工业驱动城市人口流入的减少,表明原有产业规模化增长的高峰期已经时过境迁,创新驱动增长的后劲明显不足,不足以容纳或者吸引更多的就业岗位,无疑这是衰败的前兆。因为,产业决定人口、人口决定房价,其中最核心的主宰因素,是产业决定了收入的多少和可持续性。
如果房价下跌会有哪些影响?
从1998年住房改革开始,到2008至2009年,是由投资拉动的信贷积极扩张所助推的房地产“超级繁荣”时期。值得注意的是,众多工业、工商企业,向银行贷款是用厂房用土地做抵押的。如果住房销量下降,房价下降,这些资产会不会贬值?以下,记者将从三个阶段阐述房价下降后的影响。
第一阶段,房市价量齐跌,价格在跌但程度不高,量也在跌,卖不出去了,这种状况现在已经开始了。抵押物的市值下跌,开发贷款的质量问题紧随其后。这个时候,面对抵押物价格的下跌和开发贷款可能还出不来的房地产企业,银行第一反应是马上收紧贷款,收旧贷款,不给新贷款。这样做直接效应是部分房地产企业马上资不抵债。
第二阶段,和房地产业相关的水泥、钢铁、玻璃等40个行业现在已经产能过剩,如果房地产投资再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问题更大。因此导致这批相关的非房地产行业产出减少,或者减少投资,或者倒闭破产。
第三阶段,如果房市价量齐跌,房地产企业拿地的积极性会减弱,因为房地产企业现有的房子卖不出去。地方政府由于资金压力,没有钱了,怎么办?地方政府普遍以土地抵押向银行融资,如果地价进一步下跌,对地方政府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急了加快拍卖土地,地价跌得越快,这是必然结果。